2025-07-09 15:18 | 来源:长江商报 | | [上市公司]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对于上半年业绩增长,公司表示,业绩预增主要受益于公司产业一体化经营优势的持续释放、钴价的回升、公司管理变革、降本增效的深入推进。...
一体化优势持续释放效能,华友钴业(603799.SH)上半年业绩预喜。
7月7日晚间,华友钴业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预计2025年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26亿元到28亿元,同比增加55.62%到67.59%。业绩预增主要受益于公司产业一体化经营优势的持续释放、钴价的回升、公司管理变革、降本增效的深入推进。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从单季度来看,华友钴业的归母净利润已经连续5个季度实现增长,尤其是2024年四季度和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翻倍增长。
业绩预喜,股价应声上涨,业绩预告发布后,7月8日,公司股价涨4.18%,收盘报38.89元/股,市值约662亿元。
净利润连续5个季度增长
根据2024年年报,目前,华友钴业已完成从镍钴锂资源开发、绿色冶炼加工、三元前驱体和正极材料制造到资源循环回收利用的完整产业链布局。这种一体化模式不仅提升了公司的资源保障能力,还通过产业链协同效应有效降低了成本。
2025年以来,随着一体化模式带来的成本改善,以及钴价回升,华友钴业的净利润增速继续提高。
7月7日晚间,华友钴业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预计2025年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26亿元到28亿元,同比增加55.62%到67.59%。从单季度来看,2024年二季度开始,公司的归母净利润就止住跌势,增速也呈加速趋势。
数据显示,2024年二季度至2025年一季度,公司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48亿元、13.50亿元、11.34亿元、12.52亿元,同比增长8.23%、45.42%、235.92%、139.68%。
粗略计算,公司2025年第二季度的归母净利润区间为13.48亿元至15.48亿元,同比增长17.42%至34.84%。
对于上半年业绩增长,公司表示,业绩预增主要受益于公司产业一体化经营优势的持续释放、钴价的回升、公司管理变革、降本增效的深入推进。
根据公告,华友钴业上游资源端印尼华飞项目实现达产超产,华越项目持续稳产高产、成本进一步下降,公司MHP原料自给率进一步提高;下游正极材料业务恢复增长,技术创新能力明显增强,“产品领先、成本领先”竞争战略成效进一步凸显,公司产业一体化经营优势持续释放。
业绩预告发布后,公司的股价应声大涨。K线图显示,7月8日,华友钴业股价跳空高开,盘中最大涨幅5.63%,截至收盘报38.89元/股,涨4.18%。从年初以来,公司股价累计涨幅达32.91%。
持续投入研发巩固产业链优势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自进军新能源项目开始,华友钴业的产业版图不断扩张。
据了解,2015年,华友钴业正式进军新能源项目,开始专攻锂电池原材料制造。也是在这一年,华友钴业登陆上交所。近几年,华友钴业对产业进行了完善布局,目前主要从事新能源锂电材料和钴新材料产品的研发制造业务,拥有从镍钴锂资源开发到锂电材料制造一体化产业链。去年以来,公司在锂电产能扩张和海外市场拓展方面也取得了显著进展,进一步巩固了市场领先地位。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持续爆发式增长和储能行业的快速渗透,锂电材料市场需求呈现出高速增长的态势。华友钴业紧跟市场需求变化,加大研发投入。2020年至2024年,公司的研发费用分别为3.71亿元、8.16亿元、17.09亿元、14.41亿元、13.00亿元,其中近三个年度就投入44.5亿元研发费。今年一季度,公司的研发费用为2.27亿元。
2024年,华友钴业上游红土镍矿湿法冶炼产能逐步释放,镍中间品实现出货量近23万金属吨,较上年同期增长近50%,为下游镍系产品提供了具有竞争力的原料保障;下游材料端,公司与全球动力电池头部企业LG新能源达成深度协同,突破三星SDI、松下等国际知名客户供应链体系,成为亿纬与宝马产业链,远景AESC与雷诺、日产、路虎捷豹产业链战略定点伙伴,与大众PowerCo展开上下游产业链深度合作,进一步巩固了公司在主流市场的行业地位,产业一体化优势持续释放。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2024年,华友钴业的境内营收有所下滑,而境外营业收入达361.8亿元,营收占比59.36%,逼近60%。
《电鳗快报》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