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27 11:45 | 来源:消费日报网 | | [产业]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中国生态修复与乡村振兴学术论坛于2021年4月18日,在北京黄河京都会议中心举行。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解决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生态修复与乡村振兴相关系列问题,中国生态修复与乡村振兴学术论坛于2021年4月18日,在北京黄河京都会议中心举行。本次论坛由国际绿色事业研究发展组织、中国水土保持学会工程绿化专业委员会、北京国宏新型城镇化发展联盟、山西大地环境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联合主办,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山西大地民基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林丰源生态环境规划设计院、北京大地智慧生态研究院协办。
论坛由北京林业大学教授孙保平倡议发起,国际绿色事业研究发展组织秘书长于斌、世界公共经济组织(WPEO)主席车夫、中国国际金融投资集团董事长张辉、北京大地智慧生态研究院副院长/国宏新型城镇化联盟副理事长储力前、中国生态经济学会林业生态经济分会主任宋维明、文化与旅游部中艺联合艺术院执行院长唐新江、北京林业大学教授/中国水土保持学会工程绿化委员会名誉主席赵廷宁、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授/自然资源部矿区生态修复工程技术创新中心主任白中科、中国农科院农业污染与产地环境质量研究中心副主任蔡典雄、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教授黄占斌等出席论坛。同时参会的还有国内二十余所高校、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学生代表,京津冀水利、林业等相关部门及山西省寿阳县政府部门领导,山西大地控股集团、山西大地民基、中国诚通集团、中经城投建设集团、神农科技集团、中企国云、东方园林控股集团、碧水源集团、上海秦森园林集团、雷锋志愿者团队等企业及社会团体的领导和企业家、新闻媒体等。
图 |北京林业大学教授/北京市、山西省、青海省政府顾问 孙保平
各位专家分别围绕生态修复、生态产业、绿色金融及文化等领域进行主题报告及学术交流。论坛期间,北京林业大学教授、国家特殊贡献专家、北京市政府、山西省政府、青海省政府顾问孙保平,发表了主题为《乡村振兴与智慧生态体系构建》的报告。孙教授认为乡村振兴战略应从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五个方面入手。同时,报告基于对我国乡村发展存在的突出矛盾、发展瓶颈和亟待解决的问题等方面的分析,提出乡村振兴发展建设理念,从土地政策、补贴政策、科技政策,以及绿色循环产业支撑、绿色生态环境保护、绿色金融支持服务、绿色乡村改革示范等方面系统提出中国乡村建设方案,并为大家分享了无锡田园东方乡村田园综合体模式和乡村综合治理思路。此外,孙教授还从生态智慧化的角度提出智慧生态管理理念,实现智慧生态的信息化、数字化、可视化、智能化。最后,报告提出了智慧乡村管理系统的框架体系和构建思路,并分享了山西智慧生态评价、黄河流域智慧生态管理系统建设案例。该报告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振兴、生态及乡村智慧化发展做出系统性诊断,提出了综合性、创造性理念。
图 |联合国无国界专家组专家 刘丰
联合国无国界专家组专家刘丰报告题为《从高维系统理论看中国生态修复与乡村振兴》,分别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表达的纵向生态理念、乡村振兴的时代意义是人类和谐共生的智慧举措、全面生态修复的充分且必要条件是人类共同的觉醒等三个方面进行论述,指出乡村振兴是智慧引领的高质量发展的具体实践,而乡村振兴的真正意义是化解平衡城市建设对人类生存环境的持续破坏。从高维的系统理论层面对我国生态修复及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进行了深入阐释,加深了我们对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生态文明思想”等重要理念的理解与认识。
图 |中国农科院农业污染与产地环境质量研究中心副主任 蔡典雄
蔡典雄教授的报告以《乡村产业振兴(农业5.0)发展战略探索》为题 ,围绕农业发展及乡村产业振兴进行。农业是乡村振兴的基础,蔡教授主要从我国“十四五期间”重大战略需求、农业产业压力、结构调整、老龄化及健康中国战略等方面对我国农业产业进行分析,提出中国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战略急需解决的核心问题,指出乡村振兴是由传统农业到农业5.0时代的发展历程,同时提出建立“中医农业链产业模式”,即定向重新构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产业体系和农业自身价值体系,为我国乡村振兴提出新思路,为未来农业发展提出新理念。
图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教授 黄占斌
黄占斌教授以《矿山生态修复中土壤治理的环境材料》为题,结合我国矿山分布特点、环境、生态修复现状,提出污染治理与植被恢复这两个矿山生态修复目前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依据白中科教授的“矿山生态重建五段论”,土壤重构(即土壤改良)是矿山生态重建的核心。同时指出,矿山土壤治理相关的环境工程材料产业,也是乡村振兴发展的一类产业支持。以黄河流域为例,能源矿产分布区域一般是矿业发展及矿山分布区,往往也是乡村振兴密切相关的地区。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农业生产和乡村振兴的基础,矿山修复效果的长久性,决定着相关区域乡村振兴发展的可持续性。报告从生态修复技术层面出发,说明了土壤改良的重要性,从另一个角度体现了矿山生态修复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
图 |北京大地智慧生态研究院副院长/国宏新型城镇化联盟副理事长 储力前
会议协办方北京大地智慧生态研究院是山西大地环境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山西大地民基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下的北京智库咨询机构,本次论坛多名专家均为该机构专家智库成员。机构特色为“智力+资源+咨询”三位一体,具有从生态系统构建技术研究、重大生态项目策划设计、到绿色产业投资运营咨询等全过程的产业服务链。储力前院长应邀,围绕所在机构主要业务模式及实操案例,做了题为《乡村振兴与EOD发展》的主题报告。报告首先从一二三产融合、乡野风貌高度提炼等方面提出了乡村振兴的实施策略;随后介绍了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模式(EOD模式),分析了EOD模式提出的背景、发展现状,梳理了EOD模式的落地方式、实施要点。报告提出,将生态修复与乡村振兴项目相结合,形成“EOD+乡村振兴”模式,并结合报告主题列举了该公司在相关方面的实施案例,为同类型项目落地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实施途径及更多元的思考,提高了乡村振兴项目的可操作性,并使更多乡村振兴项目具有可行性。
此次论坛,从中国文化、农业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的关系,到生态修复理论、技术、相关项目运营实施等多方面探讨了我国生态修复与乡村振兴的密切联系及相互作用。在“十四五”开局之年,描绘了中国特色“产业兴、乡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愿景,为中国生态修复助力乡村振兴、保障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可行的新思路。
《电鳗快报》
热门
相关新闻